RSS 的精神是「選擇自由」,而不是「閱讀義務」

RSS 的本質應該是「主動」的,它的初衷是讓我們可以:

  • 主動選擇資訊來源
  • 主動決定何時閱讀
  • 主動篩選內容
  • 拒絕被演算法塞滿沒訂閱的東西

在理想狀態下,它是一種「去演算法」的工具。

但是,RSS 也可能變成「被動」的壓力來源,當你:

  • 訂閱了太多內容
  • 不斷累積未讀數字(顯示 999+ 未讀)
  • 感覺自己「有義務」把它清空
  • 覺得自己是在「追趕」資訊,而不是「享受」內容

那麼你的使用體驗就會變得很糟糕,就像是被社群演算法綁架一樣,只是這次是被你自己綁架。

我的心路歷程

大約三個月前,我開始使用 RSS Reader。

當然,一開始裡面都是空的,所以我只要看到稍微有興趣的 Feed 就會隨手訂閱起來。

漸漸的,我的 RSS Reader 開始每天都有新文章可以看。

結果,上週因為去了類教召,沒什麼在用電腦跟手機,再打開時,未讀的文章已經整個爆開,根本就看不完。

幹,這個感覺我超熟悉的好不好!

大概在 2018 年,YouTuber 們正開始瘋狂崛起的時期,我的 YT 訂閱清單也發生過這種「資訊過載」的情形。當時我訂閱了超多頻道,每天打開都有看不完的新影片,而且每個都看起來超有趣的。

這就讓我產生了一種「不看有點可惜」的心理,然後我就真的會花好幾個小時去看!

這他媽的就是「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」啊啊啊!

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,就開始定期的對頻道做「斷捨離」,像是先退訂所有頻道,再把現階段真的有興趣的頻道加回來。(參考: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)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覺得這也太麻煩了吧?沒錯,管理資訊來源是需要付出時間精力的,所以我完全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躺平,都只看首頁的演算法推薦。

因為我有時候也會這樣。

有什麼解決方法?

  • 轉換心態:把 RSS 想成是「圖書館」而不是「新聞報紙」。
    • 圖書館的書架上有新書是正常的,把有興趣的書加到清單,有閒的時候再挑幾本出來翻翻。
    • 如果 RSS 讓你感到壓力,那它就偏離了原本的價值。
  • 關閉未讀計數:眼不見為淨,消除數字焦慮。
  • 定期清理訂閱源:
    • 刪除現階段不再關心的內容來源。
    • 刪除感到「不看有點可惜」而造成壓力的來源。
    • 刪除(對你來說)含金量低、廢文太多的來源。
  • 按主題分類資料夾:
    • 超好看必讀部落格:每次看到都會 ドキドキ(怦然心動)的內容。
    • 茶餘飯後的無聊消遣:錯過了也沒差的內容。

總之,閱讀是你的選擇,不是你的義務,RSS 不該成為負擔。

所以,這篇其實是在鼓勵你退追本站?

等等,修但幾勒,如果你沒有以上困擾的話,就不用啊...

真...真的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