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常見能買到的燈泡有三種:黃光(2700K)、自然光(4000K)、白光(6500K)。

除了色溫外,燈泡的瓦數與流明(亮度)也需要謹慎挑選,如果是買可調光的燈泡,更需要搭配可調式的燈座才行。

為了打造房間裡舒適的夜間照明,最近我在蝦皮買了一個便宜的雙頭立燈,並搭配螢幕後方的檯燈做間接照明。

目前我的配置

  • 立燈主燈:智慧燈泡 - 自然光 4000K
  • 立燈側燈:智慧燈炮 - 黃光 3000K
  • 螢幕背燈:智慧燈炮 - 黃光 3000K
  • 角落桌燈:一般燈泡 - 黃光 2700K(3W / 300LM)(不一定會開)

為何選擇智慧燈泡?

  • 可調色溫與亮度:不怕買錯,也不需要額外購買可調式的燈座。
  • 自訂情境:可以先設定好各個燈泡的色溫與亮度,一鍵切換。
  • 可以定時:例如:睡前可以將夜燈設定成一小時後自動關閉。
  • 可以排程:例如:設定平日早上將亮度從 1% 慢慢升到 20%,比鬧鐘更溫和有效。

安全性建議

  • 有經驗的話,可以直接買固定色溫與亮度的燈泡。
  • 盡量不要選雜牌。
  • 智慧燈泡會需要連到家裡 WIFI,若有技術背景,可以額外切分 VLAN 提高安全性。

Tips

  • 避免單一大燈的光線,透過間接照明增加空間的燈光層次感。
  • 晚上優先選擇黃光與自然光,減少藍光的影響,提高睡眠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