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從 ChatGPT 那裡學到了「虛擬桌面」的技巧,真的是太實用了。
以前有些長期開著的視窗,我都會想辦法用軟體把它隱藏起來,要用的時候再用快捷鍵打開,超級麻煩;現在懂了這個技巧之後,直接把視窗分類好拉到新的桌面就好了!
常用指令:
- 工作檢視:Win + Tab
- 快速切換桌面:Win + Ctrl + ← / →
- 移動視窗到其它桌面:Win + Tab 之後用滑鼠把視窗拉到其它桌面
今天從 ChatGPT 那裡學到了「虛擬桌面」的技巧,真的是太實用了。
以前有些長期開著的視窗,我都會想辦法用軟體把它隱藏起來,要用的時候再用快捷鍵打開,超級麻煩;現在懂了這個技巧之後,直接把視窗分類好拉到新的桌面就好了!
常用指令:
剛剛在廁所遇到別間公司的兩個人在聊天。
LINE Notify 將在今年三月底結束服務,今天我把一些通知功能轉移到了 Telegram。
以下是目前使用 Google Apps Script 搭配 Google Sheets 做的一些通知功能:
我家在山上,新年假期的前一天突然緊急停水,已經修了兩天還沒修好,幸好有下雨,可以去瀑布接天然水,嗯...也許應該裝個水塔。
「掃碼點餐哦!」
試想一下,如果一位年長者來用餐會發生什麼事:
最後,他還是按下了服務鈴。
雖然可以理解這樣是為了減少人力資源與收集數據,但沒想到日本企業會這麼不替客人著想。
或許他們可以這樣改成這樣說:「麻煩手機掃碼或是按服務鈴點餐哦。」
延續上一篇,當純靜態網站的內容越來越多時,載入的時間也會變長。尤其是目前我的每篇貼文都沒有獨立頁面(畢竟內容還很少,而且基本上都是廢文),因此必須考慮加入分頁功能。
關於分頁,如果想保持簡單的設計,可以將每一季的內容分成不同的 Tab,例如用 "2025-Q1" 這種形式。這樣不僅能有效避免頁面膨脹過快,也不需要依賴靜態網頁產生器或後端伺服器來運行。
最後我選擇將圖片的載入方式改為 lazyload ( lazysizes ),只有當用戶快滑到圖片時才會進行載入。這樣雖然能提升效能,不過禁用 JS 的朋友就看不到圖片了,總要有點取捨吧?
第一次的跑跑三服世界賽,線下賽在今天即將展開,期待。
好久沒看到三色果醬吐司(花生、草莓、巧克力),好想吃。
aka PB & J & C.
老老實實的打出來 - MC美江。
-40°F = -40°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