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整理了一下貼文中的圖片,總共有 17 張,原本檔案大小 717 KB,調整後減少到 314 KB。
主要做了三件事:
- 調整圖片尺寸
- 進行 JPG、PNG 格式壓縮
- 移除 EXIF 資料(拍攝資訊)
我沒有轉成 WebP 或 AVIF 這類壓縮率更高的格式,因為要管理兩種格式實在有點麻煩。
而且整理的過程中才發現,有些照片忘了刪掉拍攝資訊,裡面包含了一些「敏感資料」:
- 手機品牌、型號
- 拍攝日期
- GPS 地點
還好那些照片都不是在家裡拍的~
我這次使用的工具有:
目前用 Cloudflare Email Routing 來收信,寄信的話就用免費版的 Gmail 來寄。
如果未來這個方法失效的話,換個付費的服務商就可以了吧?
今天要來面對童年陰影:《Scary Maze》(2003,Winterrowd)
「幫我轉成吉卜力的風格!」
「變成大正妹!」
完美。
每天通勤都會經過一條大馬路,斑馬線的行人燈倒數時間超短,但每次倒數完之後又還會再繼續閃個 30 秒的綠燈,導致很多人看到(沒數字的)綠燈卻不敢走,超級莫名其妙。
我在使用老牌 FTP 軟體「FileZilla」的時候,每次打開都會跳出煩人的軟體更新檢查,所以我就跑到設定欄裡面把它改成「永不檢查」。
結果呢,每次啟動它還是硬要跳出視窗告訴我「有新版本」、「無法檢查更新」,到底是怎樣?耍我嗎?
#assholedesign
如果打電話給自己會發生什麼事?
「您的電話將轉接到語音信箱,嘟聲後開始計費,如不留言請掛斷,快速留言嘟聲後請按井字鍵。」
「保護過度在實體世界普遍存在,在虛擬世界卻是保護不足。」
「社群媒體對女孩傷害最大,電玩公司和色情網站則對男孩影響最深,這兩個趨勢是導致一九九五年之後出生的孩子成為焦慮世代的主因。」
「有許多心理上的弱點可被科技公司不當用來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,其中有些弱點與我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有關。他說,這些公司陷入了名為「競相秀下限」(race to the bottom)的集體行動問題中,因為如果某家公司沒有善用可利用的心理弱點,恐會讓自己處於劣勢,輸給其他更不擇手段的競爭對手。」
鍵盤上的「ALT」是「Alternate」的縮寫,台式的唸法是「Auto」。
我從來沒聽過有人直接唸它「Alt」、「Alter」或是完整的「Alternate」。
This is a book.
「坐牢」:形容痛苦、無聊又漫長的過程。
例句:前面的人走超慢又擋路,走在他後面就像坐牢一樣。
總想著等準備好再報考,卻往往等不到那個「最好的時機」。
報名費用繳下去、考試日期確定下來,就會想讀了啦。
今天從 ChatGPT 那裡學到了「虛擬桌面」的技巧,真的是太實用了。
以前有些長期開著的視窗,我都會想辦法用軟體把它隱藏起來,要用的時候再用快捷鍵打開,超級麻煩;現在懂了這個技巧之後,直接把視窗分類好拉到新的桌面就好了!
常用指令:
Win + Tab
Win + Ctrl + ← / →
Win + Tab 之後用滑鼠把視窗拉到其它桌面
剛剛在廁所遇到別間公司的兩個人在聊天。
LINE Notify 將在今年三月底結束服務,今天我把一些通知功能轉移到了 Telegram。
以下是目前使用 Google Apps Script 搭配 Google Sheets 做的一些通知功能:
我家在山上,新年假期的前一天突然緊急停水,已經修了兩天還沒修好,幸好有下雨,可以去瀑布接天然水,嗯...也許應該裝個水塔。
「掃碼點餐哦!」
試想一下,如果一位年長者來用餐會發生什麼事:
最後,他還是按下了服務鈴。
雖然可以理解這樣是為了減少人力資源與收集數據,但沒想到日本企業會這麼不替客人著想。
或許他們可以這樣改成這樣說:「麻煩手機掃碼或是按服務鈴點餐哦。」
延續上一篇,當純靜態網站的內容越來越多時,載入的時間也會變長。尤其是目前我的每篇貼文都沒有獨立頁面(畢竟內容還很少,而且基本上都是廢文),因此必須考慮加入分頁功能。
關於分頁,如果想保持簡單的設計,可以將每一季的內容分成不同的 Tab,例如用 "2025-Q1" 這種形式。這樣不僅能有效避免頁面膨脹過快,也不需要依賴靜態網頁產生器或後端伺服器來運行。
最後我選擇將圖片的載入方式改為 lazyload ( lazysizes ),只有當用戶快滑到圖片時才會進行載入。這樣雖然能提升效能,不過禁用 JS 的朋友就看不到圖片了,總要有點取捨吧?
(2025-08-14)更新:改用瀏覽器內建的 loading="lazy"
屬性了。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瀏覽器已經原生支援這項功能,即使瀏覽器不支援或禁用了 JavaScript,也能透過傳統的方式載入。
第一次的跑跑三服世界賽,線下賽在今天即將展開,期待。
好久沒看到三色果醬吐司(花生、草莓、巧克力),好想吃。
aka PB & J & C.
-40°F = -40°C